前段时间,一则“带女儿游遍欧洲”的视频引爆全网,引发热议,深深揭示了现实社会最尖锐的阶层分化。
事情的起因是一位父亲发布的一段视频:
他再次带女儿前往欧洲旅行,已不是第一次了。
虽然他自己对欧洲已经非常熟悉,甚至感到有些审美疲劳,但他依旧希望女儿能够亲身体验整个欧洲的风土人情。
这位父亲之所以坚持带女儿环游欧洲,是因为他相信世界之门要为孩子打开,让她从小拥有广阔的文化视野。
他的目标是:在女儿12岁前,走遍整个欧洲大陆。
这段视频一经发出,立刻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,成为讨论焦点。
展开剩余85%然而,评论区却彻底撕开了两个阶层之间的鸿沟与张力。
一位来自河南的豆豆妈留言道:
“你女儿都已经上小学了,还整天带着她到处玩?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考中考、高考?到时候考不上重点学校,看你急不急!早点吃点苦才是正道。”
面对这样的评论,这位爸爸直接回怼:
“我女儿走的是国际路线,不需要参加中高考。她初中就会被送去英国读私立学校,我们家不需要她吃苦,家里的资产她花三辈子都用不完。你焦虑的不是成绩,而是没有能力为孩子兜底。”
这一回应,不仅让豆豆妈语塞,也让无数网友沉默不语。
围观者纷纷发表评论:
“豆豆妈就是现实里大多数人的缩影,活得辛苦还被讽刺,真是既可悲又可笑。”
“更残酷的是大家都在嘲笑豆豆妈,却忘了大多数人其实都处于她那个层级。”
“他能给孩子规划12岁前游遍欧洲的旅程,说明他们家根本不靠学历改变命运。而豆豆妈却把高考当作孩子唯一的通道。”
“其实说到底,豆豆妈是羡慕,也是不甘。毕竟她活了几十年,还没小女孩活得精彩。”
但在我看来,当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豆豆妈时,才是最值得深思的地方。
在她眼里,孩子应该吃得起苦,因为她的人生就是如此走来的;她的提醒,也许只是出于一个母亲最质朴的担忧。
只是她万万没料到,对方的世界早已超出她的认知范围。
《了不起的盖茨比》中开篇写道:
“每当你想评判别人时,请记住,并非所有人都有你所拥有的起点与资源。”
读书不是唯一的通道,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或许是最现实、最稳定的那条路。
你是否还记得2023年那段刷屏的“高考百日誓师演讲”视频?
视频中,一名高三女生热血沸腾地对全校发言:
“我们不是天生的弱者,也不甘心永远落后!”
“我们可以失败,但绝不留下遗憾!”
“清晨六点的校园确实黑暗,但六百分的成绩却能闪耀整个世界!”
视频火了,也招来许多质疑,有人说她过于咬牙切齿,看起来像精神失常。
其中一位自称“少爷”的网友评论道:
“我爸妈给我留了两套房,每月收租一万四,根本不需要上学也不用上班。后天就去重庆度假。”
当网友反问他:“那如果你月入1.4万还能考600多分呢?”
他讥笑着回应:
“我干嘛要去考?我北京联合大学毕业,拥有北京户口就够了。玩一年后去澳洲留学,再玩两年回来就成海归精英了,读书干嘛?”
还有一个视频也让人印象深刻:
一个女孩站在贴满奖状的墙前,骄傲地质问屏幕前的观众:
“你考过年级第一吗?你进过一考场吗?你努力过超过你讨厌的人吗?你刷过多少题?你获得过多少奖状?而你,现在却只是在玩手机。”
评论区里,一条评论一针见血:
“我不需要年级第一,我家住汤臣一品,2.4亿的房子,楼下邻居是黄晓明,我爸在非洲有矿,每天净赚百八十万美金。”
“我家在上海市中心,你家拍得到东方明珠吗?”
“考第一?还不都是我家将来公司的员工。”
你看,人生真正的起跑线,从来不在中高考,而是在产房。
有的人一出生就在“罗马”,享尽荣华;有的人一睁眼便要为生计奔波一生。
朋友圈里有句广为流传的话:
“人家几代人积攒下的财富,凭什么输给你读书十年?”
确实,很多富二代背后是五六代人的产业累积,而你靠高考搏命,想一举超越几百年打拼的基业,这难度可想而知。
然而,普通人如果不靠读书,不上大学,可能连温饱都成问题,这就是现实。
富人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,父母早早铺好路,就算孩子天赋平平,也能生活无忧。
因为他们的家庭提供了更大的视野、更高的起点和更广的人脉资源,而这一切,普通家庭根本给不了。
穷人家的父母唯一能依赖的,就是“知识改变命运”。
他们不奢求孩子飞黄腾达,只希望孩子以后能少受点苦、不再重复自己的劳苦人生。
读书,是普通人望见世界另一端的窗口,是工作与生活中选择的权利。
读书,更是普通人唯一的“上行通道”。
村上春树曾在《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》中写下:
“这个世界上,有种悲哀是不能落泪的,哪怕倾诉也没人理解。它像雪花,在无风的夜晚静静堆积在心底。”
你永远无法感同身受别人经历过什么,也无权俯视与否定别人的努力。
所以,不要轻视别人的普通,因为你没走过他的路。
人与人之间,最大的教养就是尊重。
如果你出生在光明里,请别笑话在黑暗中奔跑的人。
你不需要熄灭别人的灯光,只要在你的位置上,播种一点点善意。
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。
共勉!
发布于:山东省证配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